诗歌:以马内利来临歌
诗歌音频:https://mp.weixin.qq.com/s/OPLUX1zWcu2U7fBP9WsfOw
信息音频:
问安: 亲爱的家人们平安,感恩又迎来蒙恩喜乐的一天。
祷告: 天上荣耀的父神,我们恭敬祈祷愿人都尊你的名为圣。祈祷你的国度降临在全地。并赐予我们爱与热忱,回应你的恩召。祷告奉靠主耶稣的圣名。阿们!
主题经文: 士19:16-30
16晚上,有一个老年人从田间做工回来。他原是以法莲山地的人,住在基比亚;那地方的人却是便雅悯人。
17老年人举目看见客人坐在城里的街上,就问他说:“你从哪里来?要往哪里去?”
18他回答说:“我们从犹大的伯利恒来,要往以法莲山地那边去。我原是那里的人,到过犹大的伯利恒,现在我往耶和华的殿去,在这里无人接我进他的家。
19其实我有粮草可以喂驴,我与我的妾,并我的仆人,有饼有酒,并不缺少什么。”
20、21老年人说:“愿你平安!你所需用的我都给你,只是不可在街上过夜。”于是领他们到家里,喂上驴,他们就洗脚吃喝。
22他们心里正欢畅的时候,城中的匪徒围住房子,连连叩门,对房主老人说:“你把那进你家的人带出来,我们要与他交合。”
23那房主出来对他们说:“弟兄们哪,不要这样作恶;这人既然进了我的家,你们就不要行这丑事。
24我有个女儿,还是处女,并有这人的妾,我将她们领出来任凭你们玷辱她们,只是向这人不可行这样的丑事。”
25那些人却不听从他的话。那人就把他的妾拉出去交给他们,他们便与她交合,终夜凌辱她,直到天色快亮才放她去。
26天快亮的时候,妇人回到她主人住宿的房门前,就仆倒在地,直到天亮。
27早晨,她的主人起来开了房门,出去要行路,不料那妇人仆倒在房门前,两手搭在门槛上;
28就对妇人说:“起来,我们走吧!”妇人却不回答。那人便将她驮在驴上,起身回本处去了。
29到了家里,用刀将妾的尸身切成十二块,使人拿着传送以色列的四境。
30凡看见的人都说:“从以色列人出埃及地,直到今日,这样的事没有行过,也没有见过。现在应当思想,大家商议当怎样办理。”
引言:
综览整本《士师记》,会发现以色列民的整体信仰与道德伦理都是在逐步呈现一个严重滑坡的状态。他们并没有因着神藉士师的多次拯救,而向神彻底认罪,全面更新恢复。从第十七章开始,就以两个利未人的不同经历为脉络,转向以色列的内部矛盾与混战。最终也因着一个轮暴致死的惨案,导致局部性的民族矛盾上升到全面内战。以色列的民族历史,以及士师时代利未支派的职分缺失,对当下的我们又有什么以史为鉴的教训,今天的这段经文对我们又有怎样的信仰与道德反思呢?
正文
一、夜宿街头,幸蒙接待(士19:16-21)
这个利未人由于行路时已经为时已晚,就在基比亚的街上坐下。幸蒙一位老者热情款待。或许因为二者都是以法莲山地那边的人,此情此景让他们多少有点同命相连的感受。更何况他所接待的还是利未人。在旧约中,利未人的属灵状况也是整体以色列民信仰状态的风向标。从城里的人对待利未人的态度上,也可以看出他们对信仰的淡漠。但无论怎样,这个利未人在一个属灵温度如此“寒冷”的季节,从这个同乡的老年人身上收获了一份难能可贵的温情,也是一件令人欣慰的事情。
这个时代因为不法的事增多,许多人的爱心渐渐冷淡了。我们也渐渐失去了乐意接待远人的美好属灵传承。主耶稣也曾经说过:“人因为先知的名接待先知,必得先知所得的赏赐;人因为义人的名接待义人,必得义人所得的赏赐”(太10:41)。《希伯来书》的作者也提醒我们:“不可忘记用爱心接待客旅;因为曾有接待客旅的,不知不觉就接待了天使”(来13:2)。求主保守我们的心,有明智的分辨,有爱心的接待。甘心乐意接待圣徒,并那些真无依靠,漂泊寄居的人。这也是蒙神所悦纳的。弟兄认识一位主内的姊妹。她自己开了一个店铺。经常接待那些因为找不到工作,而无处居住的打工者。不仅给他们免费提供吃喝住宿,也和他们分享基督耶稣的福音,为主作了美好的见证。
二、妾替其辱,失去担当(士19:22-26)
基比亚城内的匪徒真是败坏到了极点。他们不仅没有因为有利未人在这里小住而喜乐欢呼。反而围住房子,威胁老人。要与寄住在他家里的利未人行男与男之间的同性苟合之事。这是一个充满同性恋之罪的罪恶之城,这是一群充满邪恶情欲的罪恶之民。他们不知道神的震怒已经悄然的临到他们。几经周旋,终究还是利未人把自己的妾拉出去,任由这些匪徒众夜凌辱。“拉出去”,就说明了这是违背了妾的意愿,是一种强迫行为。这一幕与当初罗得住在所多玛,接待使者时的情形何其相似。那个时代也是满了同性恋的罪恶。甚至于罗得也犹如现在的老者一样,要把尚为处女的两个女儿交出去,来保全所接待的人。
保护所接待的人免受其辱,这是理所应当的。但一定是要以自己家人的性命,尊严和贞洁作为代价吗?如果连自己的家人尚且不能保护,我们又能为谁警醒守望呢?我们暂且不深究老者的做法。但利未人在面对自己的生命与尊严时,还是选择了把自己的妾拉出去,交给那些匪徒,任凭他们所为。他失去了作为一个丈夫该有的担当、失去了对接待家庭的担当,更是失去了为百姓的灵性守望的担当。虽然在律法中,犯了淫乱的罪是要被处死。但那个条例明显不适用于现在这个场景。毫不客气的说,这个自私的利未人在他的妾被凌辱致死的事情上难辞其咎。是他把自己的妾推向了一个身心受辱的深渊。那些匪徒的所作所为固然令人义愤填膺,但利未人的不担当同样也是神所不喜悦的。虽然在身份上只是自己的妾,但在生命上却是同等宝贵的。要尽最大的努力去保护对方,使其免受仇敌的伤害。甚至连亚伯拉罕都有过为明哲保身,而不惜牺牲自己妻子贞洁的软弱经历。在新约中也说,丈夫要爱自己的妻子,如同爱自己的身体,并且要为妻子舍命。
今天每一位圣徒都要依靠神的怜悯与扶持站立得稳,依靠神的大能大力刚强壮胆。敢于同不法不义作斗争。甚至要与罪恶争战到流血的地步。尤其是那些被呼召出来,作群羊牧人的专职同工,更是要“无所畏惧,身先士卒”。为真理发声、为教会守望,为肢体担当。而不是在遇到逼迫危险时,自己躲开,让别人“背锅,顶罪”。若不然就失去了蒙召的尊荣。
三、渲染仇恨,内战在即(士19:27-30)
利未人的妾在仇敌终夜的凌辱中悲惨死去。利未人在这件事情上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当他的妾挣扎着回来,倒在房门前,这个利未人竟然不晓得。甚至于自己要悄悄跑路。全然没有在意妾的生死。但这个悲剧与羞辱不是只属于他一个人,乃是全以色列民的苦难与哀殇,是全民族的信仰与道德的败坏与沦丧。
对以色列民来说,十二是一个特殊的字眼。代表了以色列十二个支派的合一。但现在,对于被仇恨迷惑了心眼的利未人而言,把自己的妾的尸身切成十二块的这个举动,既不合适,也传递并渲染了超越个人情感的民族仇恨。后面的经文也让我们看到,他们讨伐一个兄弟支派所显明的同心合意,较之对战外邦仇敌的态度,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这也是对选民一个极大的讽刺。这个史无前例的暴力事件,已经引起以色列全民族的公愤,对这件事情的关注也已经上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民族存亡危在旦夕。
今天在教会里面,当遇到有关犯罪之事,犯罪之人的时候,我们既不要姑息纵容罪恶,也要本于惩戒方面的真理,谨慎对待那些犯罪的人。警戒与惩戒本身并不是目的,目的乃是要让他们在惩戒中被光照,被挽回。重新建造。在为信仰遇到逼迫时,不渲染民族仇恨,不给魔鬼留下更大的破口,单单仰望等候神公义的审判。
面对当今时代的邪恶败坏,面对当今教会的冷淡软弱,我们不禁要问,并发出呼吁:神家的“利未人”啊,你在哪里?你的担当在哪里?
反思与应用
一、作为新时代蒙神恩召的“君尊的祭司”,你当如何为自己的灵命,为家庭的和睦,为教会的复兴守望?
二、在对付罪恶方面,圣徒要毫不妥协,容让;在对待罪人方面,要本于爱与真理,尽力挽回,持守合一。
祷告:阿爸天父,求你赐我们一颗谨守的心。让我们为个人、为家庭、为教会,为民族的灵命复兴,作忠心警醒,合你心意的守望者。祷告奉靠主耶稣的圣名。阿们!
2025-8-31宣教日引
这一天,请按着圣灵的感动,写下你对伊朗的祈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