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单单依靠祢
诗歌音频:https://share.lingtingmusic.com/song?song_id=21353
信息音频:
问安:亲爱的弟兄姊妹们,平安
祷告:亲爱的天父,谢谢你带领我们安静在你面前来学习你的话语,求你将你的话语为我们解开,就光照我们,带领我们不偏不倚行在你的心意中。奉主耶稣基督的名祷告,Amen!
主题经文:士18:14-31
14从前窥探拉亿地的五个人对他们的弟兄说:“这宅子里有以弗得和家中的神像,并雕刻的像与铸成的像,你们知道吗?现在你们要想一想当怎样行。”15五人就进入米迦的住宅,到了那少年利未人的房内问他好。16那六百但人各带兵器,站在门口。17窥探地的五个人走进去,将雕刻的像、以弗得、家中的神像,并铸成的像,都拿了去,祭司和带兵器的六百人,一同站在门口。18那五个人进入米迦的住宅,拿出雕刻的像、以弗得、家中的神像,并铸成的像,祭司就问他们说:“你们作什么呢?”19他们回答说:“不要作声,用手捂口,跟我们去吧!我们必以你为父、为祭司。你作一家的祭司好呢?还是作以色列一族一支派的祭司好呢?”20祭司心里喜悦,便拿着以弗得和家中的神像,并雕刻的像,进入他们中间。21他们就转身离开那里,妻子、儿女、牲畜、财物,都在前头。22离米迦的住宅已远,米迦的近邻都聚集来,追赶但人。23呼叫但人。但人回头问米迦说:“你聚集这许多人来作什么呢?”24米迦说:“你们将我所作的神像和祭司都带了去,我还有所剩的吗?怎么还问我说,作什么呢?”25但人对米迦说:“你不要使我们听见你的声音,恐怕有性暴的人攻击你,以致你和你的全家尽都丧命。”26但人还是走他们的路。米迦见他们的势力比自己强盛,就转身回家去了。27但人将米迦所作的神像和他的祭司都带到拉亿,见安居无虑的民,就用刀杀了那民,又放火烧了那城。28并无人搭救,因为离西顿远,他们又与别人没有来往。城在平原,那平原靠近伯利合。但人又在那里修城居住,29照着他们始祖以色列之子但的名字,给那城起名叫但;原先那城名叫拉亿。30但人就为自己设立那雕刻的像。摩西的孙子、革舜的儿子约拿单和他的子孙,作但支派的祭司,直到那地遭掳掠的日子。31 神的殿在示罗多少日子,但人为自己设立米迦所雕刻的像,也在但多少日子。
信息分享:
整个士师记接近一大半的篇幅,记述了以色列人多次受欺压和被拯救,他们不断的重复:不顺服、犯罪、受欺压、呼求上帝、蒙拯救的循环,这期间神兴起了十二个士师来拯救他们。每次以色列人蒙拯救后很快又偏离神,神就容许苦难临到他们,任凭他们落在离弃神、受欺压、求祂拯救的循环中。虽然有士师劝诫以色列人,但他们总是不肯一心一意跟随神。参孙做士师的时代结束后,以色列中没有王,各人任意而行(士17:6)。神也任凭他们为所欲为,以致全族在灵性、道德和政治上都走向下坡,渐渐变得和周边的外邦人没有分别,惹动神的怒气。今天的经文可以看到,米迦雕刻的偶像落入但族的人当中,如何让一个支派的人堕落。
一、 六百但人强夺神像,利诱少年祭司(14~20)
那五个窥探拉亿地的但人,带领六百但人来到米迦的家,刚好米迦不在家中,他们就进入那个利未人的房间,向这个假祭司问安了以后,就去把家中雕刻的像、以弗得、家中的神像,并铸成的像拿出去了。但人在实施抢劫前还要装模作样的去问安,确实是个滑稽的场面。但人来抢走神像,并不是想真正的敬拜神,而是想利用神为自己得好处。但人所关心的是自己的利益,而不是神百姓当尽的本分;所注意的是现实的好处,而不是神永恒的旨意。因此,对于他们来说,只要能给自己带来好处,偶像和神没有什么分别。我们在神面前若也是以自我为中心,也就是把神当作偶像了。因为这样的人不服侍我们的主基督,只服侍自己的肚腹(罗16:18)。敬拜上帝应该是发自内心的敬畏与爱,而非个人私欲。
这个利未人也是个只服侍自己肚腹的假祭司,这位用钱雇来的祭司惟利是图,因为“作以色列一族一支派的祭司”(19节),当然比“作一家的祭司”(19节)更好;这位祭司与背道的但人一拍即合,“心里喜悦”(20节),就拿着偶像“进入他们中间”(20节)。为什么但人要拉拢这个假祭司呢?因为他们准备去窥探拉亿时,这个祭司对他们说:“你们可以平平安安地去,你们所行的道路是在耶和华面前的。”(18:6)这个假祭司根本不知道神的旨意,却知道怎样说人爱听的话,提供人所想要的宗教服务。这种宗教服务的背后实际就是交换,拜偶像的负责提供名利,侍奉偶像的负责提供精神麻醉品,不断的呼喊一切都“平安”,这样,各人都可以任意而行。这个假祭司被优越条件迷惑,因为“他们的神就是自己的肚腹”(腓3:19)。假祭司并没有神的呼召,只是把宗教当作一个职业,所以他很轻易就背弃与米迦的信义和契约,伙同但人盗取偶像和宗教器物。他曾使一个家庭堕落,如今又使一个支派走向堕落的道路。
二、米迦聚众追赶但人,被迫无功而返(21~26)
但人离开时,“妻子、儿女、牲畜、财物都在前头”(22节),由武装士兵断后,是为了防备追击。他们完全知道自己的行为就是抢劫,就是恃强凌弱,他们却毫无愧疚感。米迦和他的近邻聚集来追赶但支派的人,希望夺回米迦所作的神像和他的祭司,然而,面对实力的悬殊和生命危险,他们也只好回家了。米迦追上这批强盗后,他抱怨但支派的人夺走了他的神像和祭司时,说但支派的人把他的所有都带走了(24节),并问道“我还有所剩的吗?”米迦特别看重的神像被比他强盛的但支派抢夺,他以为这是除了生命以外他的一切。米迦若真信那是活神的形象,或许会不顾生命地去夺回。但米迦只是偶像崇拜者,性命自然比神像宝贵,所以就轻易放弃。对米迦而言,这样的结果或许更好。他看见用巨额金钱和精心努力铸成的偶像,转眼变成泡影,就该深悟崇拜偶像的空虚,从而有机会重新回到信仰耶和华的正确道路上。今天的我们也可能把一些东西看得很重,也会像米迦一样,以为那是我们除了生命以外的一切。一旦生命的中心不再是神,就会被其他事物牵绊。拿着神赐给我们的宝贵生命去换取这世界的好处和价值认同,所换取的这些不知不觉就成为了心中的偶像。人若赚得全世界,赔上自己的生命,有什么益处呢?人还能拿什么换生命呢?(太16:26)我们要保守己心胜过保守一切,不要向世界的王妥协,不要让生命在罪中打转直至失去神的同在。
三、但人夺取拉亿,设立神像和祭司(27~31)
分给但支派去征战的地,其中居住的是强大的亚摩利人和非利士人,他们靠自己打不过强敌,又不愿意倚靠上帝,而是寻找到弱小的拉亿人,也不求问神的旨意,而是拜偶像来换取行动的“平安”,最后实际还是按弱肉强食的规则来达到了目的,这就是人肉体生命的本相。但支派的人顺利地攻占了拉亿,他们的行动真的合理吗?他们敬拜偶像的事表明,神并没有与他们同行。现在有许多人以表面的成功,证明他们错误的行动是合理的。他们以为财富、声誉、或者不遭患难,皆是神赐福的表征。但是圣经中有许多故事说明,行恶也会得到属世的顺利(王下14:23~29)。成功并不表明神的悦纳,不要以个人的成功,作为你是否讨神喜悦的标准。但人打完这场胜战,他们更加确信是米迦雕刻的神像帮助了他们,变本加厉的拜偶像,直到那地遭掳掠的日子(30节),并且,神的殿在示罗多少日子,但人为自己设立米迦所雕刻的像,也在但多少日子(31节)。但支派成为了敬拜偶像的中心,他们靠着自己制造的偶像,看起来满得祝福、非常成功,他们为自己设立偶像,与示罗的会幕平起平坐,神似乎也没有惩罚他们。因为他们不喜欢接受那能拯救他们的真理,神就任凭他们是非不辨,去相信那些虚假的谎言,使一切不信真理、倒喜爱不义的人都被定罪。但支派的偶像崇拜时间推测有三百年之久,持续整个士师时代,最终这个偶像中心还是被掳掠了。
小结:
但支派从一开始就只想选择做容易的事,按着肉体的本相去达成自己的一切目的,按自以为蒙神悦纳的方式去敬拜神,找会“说好话的利未人”来指导自己的行动,逐渐陷入拜偶像的罪恶中,最终迎来了神的惩罚。我们的生活中是否也有这种倾向,总想着做容易的事。站着不如坐着,坐着不如躺着,躺着还要刷刷手机才觉得这是自由的时间。我们很容易把时间花费在许多“无伤大雅”的习惯中,我们会把这些习惯看作是享受和放松,然而实际却是为肉体安排,是转瞬即逝的快乐,这些习惯中并不能带来真正的平安和灵里的安息。亲近神,默想经文,寻求祂的旨意,顺服神的带领,这些都要付出代价和努力的,要与我们的肉体争战,都是不容易的事,但我们转向他,我们就必得帮助。至于神,他的道是完全的;耶和华的话是炼净的。凡投靠他的,他便作他们的盾牌。(诗18:30)祂也应许我们,那投靠我的必得地土,必承受我的圣山为业。
反思与应用:
如果我失去了有形和无形的财产、名誉、地位,是否真的一无所有?失去这些东西我会有恐惧吗?还会有哪些情绪?
祷告:
满有恩典慈爱的主耶稣,谢谢你做我们随时的帮助。主啊,你是得胜的君王,求你来坚固我们的信心,帮助我们如何真实的敬拜你,求你带领我们回转向你,在对付自己罪的争战中倚靠你得胜。求主开启我们的眼睛,看到你奇妙的作为,带领我们胜过一切的试探引诱。求圣灵来充满我们,让我们为你而活,单单仰望倚靠你。如此的祷告是奉耶稣的名,Amen!
2025-8-29宣教日引
「说来有如念诗句,音调优美且富有音乐感,丝毫不显生硬。」语言学家如此形容加济人的母语──加济语。这门古老语言历史超过3千年,影响范围曾十分广阔,从伊斯法罕方圆百里,甚至延伸至高加索地区。然而,16世纪萨法维时期将首都设在伊斯法罕后,加济语逐渐被波斯语取代。近年,伊朗政府开始重视这美丽却濒危的语言,2016年将其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呼吁各界携手保存。然而,守护加济语并非易事。
虽然伊朗约有40%人口的母语并非波斯语,但教育体系仅使用波斯语授课。以加济人为例,孩子进入求学阶段,学校、家庭仿佛分裂为两个世界。为了应对课业,他们必须努力学习波斯语,长此以往,他们逐渐失去使用加济语与长辈交流的能力。这种隔阂不仅削弱了加济语的传承,也使后代与加济文化记忆渐行渐远。这份痛苦不仅是加济人的故事,也是伊朗许多非波斯语民族的共同经历。
代祷文
天父,万族以熟悉的心灵语言表达情感,愿加济人亲身经历,无论语言如何变迁,你始终是最能理解和回应他们心声的神。当加济人在环境变迁中感到无助、孩子在学校使用不同的语言时,求你使他们不因语言而产生隔阂,反而因此寻求你的恩典,更深相连。求父神差派工人,帮助加济人不只努力守护过往,也能在基督里找到未来的盼望。愿政府推展有效的加济语保护计画,并能培育加济语老师,在加济语地区开设母语学科或课程,也愿加济家庭重视母语的教导。奉主耶稣基督的名求,阿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