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种的人
Published on 2025-08-27 / 106 Visits
1

2025-8-28 |警戒变质的信仰

诗歌:立定心志

诗歌音频:https://share.lingtingmusic.com/song?song_id=26406

信息音频:

问候各位弟兄姊妹平安!

祷告:

   亲爱的天父,新的一天感恩赞美你,赐我们美好的光阴来学习你的话语,求天父继续赐下圣灵的引导与光照,帮助我们明白你话语的奇妙,让我们的生命得到更新和改变,荣耀归三一真神,祷告奉主耶稣基督的名,阿们!

 

经文:士18:1--13

【士18:1】那时以色列中没有王。但支派的人仍是寻地居住,因为到那日子,他们还没有在以色列支派中得地为业。

【士18:2】但人从琐拉和以实陶打发本族中的五个勇士,去仔细窥探那地。吩咐他们说:“你们去窥探那地。”他们来到以法莲山地,进了米迦的住宅,就在那里住宿。

【士18:3】他们临近米迦的住宅,听出那少年利未人的口音来,就进去问他说:“谁领你到这里来?你在这里作什么?你在这里得什么?”

【士18:4】他回答说:“米迦待我如此如此,请我作祭司。”

【士18:5】他们对他说:“请你求问 神,使我们知道所行的道路,通达不通达。”

【士18:6】祭司对他们说:“你们可以平平安安地去,你们所行的道路是在耶和华面前的。”

【士18:7】五人就走了,来到拉亿,见那里的民安居无虑,如同西顿人安居一样。在那地没有人掌权扰乱他们,他们离西顿人也远,与别人没有来往。

【士18:8】五人回到琐拉和以实陶,见他们的弟兄。弟兄问他们说:“你们有什么话?”

【士18:9】他们回答说:“起来,我们上去攻击他们吧!我们已经窥探那地,见那地甚好。你们为何静坐不动呢?要急速前往得那地为业,不可迟延。

【士18:10】你们到了那里,必看见安居无虑的民,地也宽阔。 神已将那地交在你们手中,那地百物俱全,一无所缺。”

【士18:11】于是但族中的六百人,各带兵器,从琐拉和以实陶前往。

【士18:12】上到犹大的基列耶琳,在基列耶琳后边安营。因此那地方名叫玛哈尼但,直到今日。

【士18:13】他们从那里往以法莲山地去,来到米迦的住宅。

 

信息分享

主题:警戒变质的信仰

前言:

   士师记到了参孙已经结束了有关士师的叙述,但圣经作者并没有在这里结束,乃是用五章内容来近距离的、深度的剖析这个恶性循环的以色列。他们的真正问题何在?不是仇敌的入侵与辖制,而是他们失去了纯正的信仰与敬拜,看似有信仰,但却是变了质的信仰。

 

一、漂泊的支派

   十七章讲述的是有关个人和家庭在信仰上的堕落与变质,其中给我们看到一个任意而行的社会是怎样的:这不一定表示他们有意地拒绝上帝,或是必然不再呼求神,或停止宗教活动。恰恰相反,他们有家中的神堂,有自己定规的宗教,顺应每人各自的偏好。这样的宗教无关乎神和祂的真理与旨意,而是关乎我、我的想法和偏好。这样的宗教试图掌控并驾驭神,重新按照我们觉得自在的形像塑造他。这是轻松或令人兴奋的宗教——却不是能带来祝福或拯救的信仰。而十八章所呈现的是一个支派、一个群体信仰上的堕落与变质,作者以但支派为代表。这个支派在前面刚出现了一位大有能力的士师——参孙,而参孙就是在但的这两座城中间被耶和华的灵感动(13:25节),如今但人也是从此地打发五位勇士去寻找可居之地。讽刺的是他们虽然有勇士,却没能攻取耶和华神所赐他们的应许之地。为何到如今但支派还没有得地为业?一章34节回答了我们:亚摩利人强逼但人住在山地,不容他们下到平原(1:34)。多么可悲,没有信心去攻取神所赐的产业,只能漂泊流浪。

   五位勇士带着托付一路北上,路过以法莲,进入米迦的家中,从少年利未人口中寻得通达的道路,得到祭司祝福后更有信心前行,见到一座安居乐业、与世无争的城。五人回去把好消息带给众人,于是六百人带着兵器前去攻占那地。

 

二、路虽通达,神却沉默

   前面大致叙述了本文的内容,本段进行信仰的思考层面。士师记最后这几章,圣经作者只有一句评语:那时以色列中没有王,各人任意而行,除此之外,我们看到上帝没有多的言语出现在其中,完全是人意的作为。五位勇士听出少年利未人的口音,发出了灵魂的拷问:谁领你到这里来?你在这里作什么?你在这里得什么?(3节)利未人的回答简单明了,我在这里作祭司的职分,生活待遇如此如此。米迦曾经坚信耶和华一定会赐福与我,因为我家里有利未人作祭司了(17:13),少年利未人又会如何想呢?感谢耶和华赐福与我,使我找到好工作,有如此好的待遇。我们再来看五位勇士被托付去寻找可居之所,居然碰到一位祭司,更是从祭司口中得祝福,所行之路畅通无阻,事实正如祭司所祝福的,他们找到一座可以攻占的城市。从他们报告的话语中看到,他们确信是神将那地交在他们手中的,是神亲自为他们预备的。

   我们看到米迦、利未人、五勇士,他们所行的都似乎非常顺利,而且都坚信是蒙神赐福的,但事实真的如此吗?用圣经作者的话,他们在任意而行。路虽通达,却不是出自于耶和华,一切都顺利,却不是上帝的赐福。他们有宗教的行为,却没有真理里的敬拜,有寻求却没有来自于耶和华神的回应。因为他们并不是在敬拜耶和华真神,而是寻求自己所塑造的偶像。

   如何分辨所行的是否合神的旨意?如何查验神向人说话?在属灵书籍《不再一样》中提到三方面:圣经、处境、教会群体。米迦、少年利未人以及但人都似乎有处境的印证——一切非常顺利,但支派更是群体性的行动,但最重要的是圣经神的话语,如果不符合圣经真理的话语,即使有顺利、通达的道路,也一定不是从神而来。用神的话语来判定米迦的行为:【申27:15】“‘有人制造耶和华所憎恶的偶像,或雕刻,或铸造,就是工匠手所作的,在暗中设立,那人必受咒诅!’百姓都要答应说:‘阿们!’所以,米迦是被咒诅的,并不是蒙福的。少年利未人本应该制止米迦的行为,指出他的罪来,可是他却为了自己的利益,选择了沉默与妥协。他并不是在侍奉耶和华神,而是侍奉偶像和自己的肚腹,当有更好的待遇与更大的晋升空间时,他马上选择那更大利益的(18:20 祭司心里喜悦,便拿着以弗得和家中的神像,并雕刻的像,进入他们中间。)但支派没有信心能力去得耶和华神所赐他们的产业,(书19:47 但人的地届,越过原得的地界。)他们虽然得到了,但却不是神所赐予他们的,那完全是任意而行的结果。所以神的话语、圣经真理才是最终评判的的标准,切不可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意/私欲,行违背真理之事。

思考应用:

   反思自己生命中有否这样的试探:明知这样作是不符合圣经真理的,却还是求神给自己开路,求神怜悯自己。今后若有遇到类似之事,及时回转向主。

 

祷告:

   天父感谢你带领我们以上的查考与默想,让我们看到他们似乎有寻求,有通达的道路,但却不是来自于你的赐福,而是在偏行己路,求主以此来警醒我们的心,行在主的真理之中,荣耀归与爱我们的阿爸天父,祷告奉主耶稣基督的名,阿们!

 2025-8-28宣教日引

伊朗卡拉诘人属于突厥民族,11世纪随着塞尔柱土耳其政权迁入伊朗,如今他们主要生活在伊朗中部,共约50~60万人。过去100年,伊朗政治、社会经历颠覆性的变革,加上乡村生活条件日益恶化,迫使过去与世隔绝的卡拉诘人纷纷外迁,转而适应城市生活、网路时代。然而,母语卡拉诘语因口传为主,在卡拉诘人口分散之后,传统文化也面临流失的危机。

「我爱那甜美的卡拉诘语,思念卡拉诘的村庄与土地。日夜不停祈求清风,将我的问候送达同乡,并为我捎回他们的消息。」近年,卡拉诘人在社群媒体上掀起民间新诗的创作热潮,这是卡拉诘知识分子的创举,他们期盼为濒危的口传文化抢时间,借助虚拟平台让节庆仪式、游戏、谚语得以「复活」。这些努力不仅唤起民族意识,更将珍贵的文化资产传递给下一代,甚至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赞誉。

此外,新诗主题也拓展至个人生活与情感表达,例如:卡拉诘人大多为什叶派穆斯林,相信救世主马赫迪必再来,其诗歌便流露对此的热切期盼:「慈悲者,甚愿有朝一日能见您。我们的马赫迪,应许时刻将至;慈悲者,您何时降临?」

代祷文

天父,卡拉诘人热切保存传统文化,社群媒体成为他们振兴语言与文化的平台,求你使基督徒有机会与他们展开交流,也让福音信息透过网路进入卡拉诘人的世界。我们恳求你兴起基督徒学者,参与卡拉诘文化的研究与复育,不仅帮助卡拉诘人保存历史和语言,更让宣教工人借此深入认识这个民族,摸索如何用他们熟悉的方式传讲福音。求你让基督的爱透过学术交流与文化的对话被看见!愿伊朗中部城市兴起服事卡拉诘人的事工,陪伴他们适应生活变迁。奉主耶稣基督的名求,阿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