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种的人
Published on 2025-08-01 / 127 Visits
1

2025-8-2 |未得之地

作者:LY

 

诗歌:你坐着为王

诗歌音频:https://share.lingtingmusic.com/song?song_id=26400

信息音频:

问安:亲爱的弟兄姐妹们,主内平安!我们今天学习的经文是:士师记 1:22-36 

 

约瑟家也上去攻打伯特利;耶和华与他们同在。约瑟家打发人去窥探伯特利(那城起先名叫路斯)。窥探的人看见一个人从城里出来,就对他说:“求你将进城的路指示我们,我们必恩待你。”那人将进城的路指示他们,他们就用刀击杀了城中的居民,但将那人和他全家放去。那人往赫人之地去,筑了一座城,起名叫路斯。那城到如今还叫这名。

玛拿西没有赶出伯·善和属伯·善乡村的居民,他纳和属他纳乡村的居民,多珥和属多珥乡村的居民,以伯莲和属以伯莲乡村的居民,米吉多和属米吉多乡村的居民;迦南人却执意住在那些地方。及至以色列强盛了,就使迦南人做苦工,没有把他们全然赶出。

以法莲没有赶出住基色的迦南人。于是迦南人仍住在基色,在以法莲中间。

西布伦没有赶出基伦的居民和拿哈拉的居民。于是迦南人仍住在西布伦中间,成了服苦的人。

亚设没有赶出亚柯和西顿的居民,亚黑拉和亚革悉的居民,黑巴、亚弗革与利合的居民。于是,亚设因为没有赶出那地的迦南人,就住在他们中间。

拿弗他利没有赶出伯·示麦和伯·亚纳的居民,于是拿弗他利就住在那地的迦南人中间;然而伯·示麦和伯·亚纳的居民成了服苦的人。

亚摩利人强逼但人住在山地,不容他们下到平原;亚摩利人却执意住在希烈山和亚雅仑并沙宾。然而约瑟家胜了他们,使他们成了服苦的人。亚摩利人的境界,是从亚克拉滨坡,从西拉而上。

 

今天我们分享的主题:未得之地

 

一、士师记的背景

士师时代(约公元前1200-1020年)是以色列人从游牧状态过渡到农业社会的时期。当时,迦南地居民(如迦南人、亚摩利人、赫人)拥有较为发达的文明,农业技术较为先进,具有和以色列人迥异的宗教体系(如巴力、亚斯他录崇拜)。 

士师记第1章整体描述以色列人在约书亚死后(约公元前1375年左右)继续征服迦南地的努力。1:1-21记载犹大支派和其他支派的征服行动,虽然有部分成功,但也显露出了对神不完全顺服的迹象。1:22-36聚焦约瑟支派(以法莲和玛拿西)以及其他北方支派的征服情况,强调他们未能完全驱逐迦南居民,导致与外邦人杂居,为后来的属灵堕落埋下伏笔。

 

二、文本结构与内容

1、约瑟支派攻取伯特利(1:22-26)

约瑟支派(以法莲和玛拿西)在耶和华的帮助下攻取伯特利。他们通过一名当地居民的协助,找到了城门入口,从而攻入城中,但却放走了城中的居民。这是本段记载的唯一成功征服的例子,强调“耶和华与他们同在”,但放走居民的举动可能暗示约瑟支派不完全的顺服。按照此前律法的要求,对迦南地的征服,不可以留下任何活物,以免以色列人受到迦南风俗的影响。

2、各支派未能驱逐迦南居民(1:27-36)

这一段列举玛拿西、以法莲、西布伦、亚设、拿弗他利、但支派未能驱逐迦南居民,迫使部分居民做苦工,但更多情况是与他们杂居。文中反复使用“没有赶出”,明确地表明以色列人不完全的顺服,导致迦南人“仍住在他们中间”。

3、文学结构

本段采用了对比的结构。伯特利战役的成功与各支派未驱逐当地居民形成了对比,突出以色列人从顺服到不顺服的转变。犹大支派的成功与北方支派的失败形成对比,预示以色列人属灵的堕落以及士师时代的混乱。

另外,本段的重复模式非常独特。“没有赶出”和“住在他们中间”反复出现,强调以色列人对神不顺服的普遍性。本段为士师记2:1-5耶和华的使者责备以色列人奠定了背景,并解释了为何以色列人会陷入悖逆—惩罚—拯救—悖逆的循环之中。

 

三、神学主题

1、上帝的信实与人的不顺服

伯特利战役显示了以色列人有神的同在而带来的胜利,呼应上帝的应许,如同申命记31:6记载:“你们当刚强壮胆,不要害怕,也不要畏惧他们,因为耶和华-你的 神和你同去。他必不撇下你,也不丢弃你。”但其余各支派的失败表明他们未能完全信靠和顺服上帝的命令,这是一种背约行为。

以色列人未驱逐迦南人,违背了西奈盟约。出埃及记23:32-33记载:“不可和他们并他们的神立约。他们不可住在你的地上,恐怕他们使你得罪我。你若侍奉他们的神,这必成为你的网罗。”这导致以色列人与外邦人杂居,为偶像崇拜埋下伏笔。

2、预示属灵的“网罗”

迦南人“住在他们中间”预示了士师记2:3的警告:“他们的神必成为你们的网罗。”杂居导致以色列人拜巴力和亚斯他录。究其原因有二:第一,约书亚去世后,以色列人缺乏统一的领导,各支派自行作战,可能因军事力量不足或妥协心态而未完全驱逐迦南人;第二,迦南人拥有发达的农业、贸易和宗教体系,对以色列人产生了诱惑。与外族通婚和文化融合,削弱了以色列人对上帝的忠诚。然而,即使以色列人不顺服,上帝仍掌管历史。上帝留下外邦人是为了试炼和磨砺以色列人,在彰显祂公义的同时,也有对选民的慈爱和怜悯。

 

四、启示与应用

1、顺服上帝的重要性

以色列人的失败源于不完全顺服上帝的命令。伯特利的胜利证明上帝的信实,但以色列人未能彻底驱逐迦南人导致属灵“网罗”。这启示我们,基督徒应全心顺服上帝的旨意,避免妥协或部分顺服。生活中面对“迦南文化”代表的世俗诱惑时,需坚定信仰,持守圣洁。

2、警惕文化融合的危险

与迦南人杂居使以色列人陷入偶像崇拜和道德堕落,上帝警告外邦人将成为他们的“刺”和“网罗”。当代社会,多元主义形成了巨大的潮流,披着兼容并包的外衣,倡导宽容和理解,实则在不停解构基督教建立起来的传统价值秩序。例如,对多性别群体的认同已超越一般人权的范畴,上升到了法律的高度,并开始影响传统神学的根基。某些教会对这一群体采取开放态度,甚至将其中一些人按立为牧者。这样做的初心或许为了“得人”,但失去底线的代价是难以估量的。

我们需警惕世俗文化的影响,保持属灵分辨力,避免向不敬虔的价值观妥协。

3、上帝的管教与怜悯

尽管以色列人不顺服,但上帝仍通过士师施行拯救,显示了祂的慈爱和怜悯。同时,上帝留下外邦人试验以色列人,旨在唤醒选民回转,让他们悔改。我们应当应感恩上帝的怜悯,即使在失败中祂仍赐下恩典。同时,当我们面对试炼或管教时,应当悔改并依靠上帝。面对挑战,我们要信靠上帝的能力,而不是依靠自己的力量,祷告和寻求上帝的指引是得胜的关键。

 

祷告:

亲爱的主耶稣,爱我们的阿爸父,感谢你在以上的时间与我们同在。你知道我们一切的事,我们的心思意念,我们的动作存留,我们尚未度一日,就写在了册上。所以求你来监察我们的心,让我们的石心变成肉心,让我们可以有你的形象和样式,柔和谦卑,用从你而来的爱去爱人如己。主啊,求你来充满我们,带领我们,让我们有信心和力量驱散魔鬼撒旦一切的搅扰,让我们尽心尽力尽意地侍奉你,做合你心意的事,成为荣耀你的器皿。愿一切的颂赞、荣耀、尊贵和权柄,归给我们宝座上的羔羊。哈利路亚!孩子们这样的祷告,奉我主耶稣基督的圣名!阿们!

 2025-8-2宣教日引

如果你爱狗成痴,又视苍蝇、蚂蚁、蛇为死对头,你和祆教徒的共通点可能比你想的更多。爱狗,是祆教徒的义务,他们认为狗儿是善神阿胡拉•马兹达的杰作,而那些不讨喜的生物与世上的缺陷,则来自恶者安哥拉•曼纽。

祆教又称琐罗亚斯德教,西元前600年,琐罗亚斯德宣称领受天启,阐述善恶两派神祗彼此对抗不息,但末世时光明终会驱走黑暗,人类将依审判结果前往天堂或地狱。火是信徒崇拜善神的媒介,神庙中不灭的火焰象征纯洁与永恒光辉。祆教的标志是半人半鸟图腾,3层翅膀代表「善念、善言、善行」的思想。

祆教曾是波斯帝国的主要信仰,受统治者推崇。直到西元7世纪,信奉伊斯兰的阿拉伯人踏上伊朗土地,祆教徒就面临长达千年的宗教压迫,被剥夺参政机会、征宗教保护税、神庙被毁、不改教就处决等,每一步都加速祆教式微,许多信徒改信伊斯兰教或逃离伊朗。如今,祆教虽受伊朗官方承认,但境内信徒仅存1.5万人,主要聚集在亚兹德市(Yazd,祆教圣坛所在地),其他则分布在印度、北美、欧洲、澳洲等地。

代祷文

天父,祆教信徒以自己的信仰传统为傲,我们盼望每当祆教徒站在烈火前,就遇见在燃烧荆棘中向摩西显现的上帝,与你面对面说话,生命被你触摸。天父,你用智慧建立世界,并且看一切甚好,我们祷告祆教徒透过创造主的眼光看待世界,发掘你的爱。愿耶稣受的鞭伤,使祆教徒的历史伤痛得着医治,恐惧的心得着耶稣所赐的真平安。愿天父保守伊朗基督徒的生命多结果子,成为当地祆教徒的好邻舍,带领他们回主家中,世界各地也兴起服事祆教徒的事工。奉主耶稣基督的名求,阿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