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种的人
Published on 2025-07-02 / 107 Visits
3

2025-7-3|凡事为主而行

诗歌:我心喜乐满溢

诗歌视频:https://mp.weixin.qq.com/s/elhLeJ1JPylDsLD5gq9feg

信息音频

亲爱的弟兄姊妹,主内平安,感谢主赐下这美妙的时刻,让我们来与主亲近,让我们一起带着谦卑和顺服,来一起仰望主,求主赐下从祂而来的话语,引领我们的人生路,愿我们对主的话语充满渴慕,常行在主道路中,总不偏离祂的道,祷告是奉主耶稣基督的圣名,阿们!

 

经文 路加福音:14章1-14节

1. 安息日,耶稣到一个法利赛人的首领家里去吃饭,他们就窥探他。

2. 在他面前有一个患水臌的人。

3. 耶稣对律法师和法利赛人说:“安息日治病可以不可以?”

4. 他们却不言语。耶稣就治好那人,叫他走了;

5. 便对他们说:“你们中间谁有驴或有牛,在安息日掉在井里,不立时拉它上来呢?”

6. 他们不能对答这话。

7. 耶稣见所请的客拣择首位,就用比喻对他们说:

8. “你被人请去赴婚姻的筵席,不要坐在首位上,恐怕有比你尊贵的客被他请来;

9. 那请你们的人前来对你说:‘让座给这一位吧!’你就羞羞惭惭地退到末位上去了。

10. 你被请的时候,就去坐在末位上,好叫那请你的人来对你说:‘朋友,请上座。’那时,你在同席的人面前就有光彩了。

11. 因为,凡自高的,必降为卑;自卑的,必升为高。”

12. 耶稣又对请他的人说:“你摆设午饭或晚饭,不要请你的朋友、弟兄、亲属,和富足的邻舍,恐怕他们也请你,你就得了报答。

13. 你摆设筵席,倒要请那贫穷的、残废的、瘸腿的、瞎眼的,你就有福了!

14. 因为他们没有什么可报答你。到义人复活的时候,你要得着报答。”

正文

 

1. 行远比只是“说”可贵得多。(1-6节)

   

 

今天的经文中,我们看到耶稣到了一位法利赛人首领的家里去吃饭,难道是法利赛人痛改前非了吗?不!因为从接下来经文中我们看到:“他们就窥探耶稣”,可见这是他们的鸿门宴。

有一位患水臌病的人在耶稣面前,水臌病是一个怎样的病症呢?水臌病是中医对腹水症的称呼,指腹腔内异常积聚过量液体,导致腹部膨隆如鼓,常伴随腹胀、呼吸困难等症状。西医称为腹水,多由肝病如肝硬化、心衰、肾病或恶性肿瘤等引发。

耶稣看穿了他们的陷阱,巧妙的运用了一个反问的方式,于是就问法利赛人:“安息日治病可以不可以?”,使得他们哑口无言,因为法利赛人知道犹太口传律法若没有生命危险,就不可在安息日治病,但患者也是自己所请来的,当着患者的面就说这样的话,不就不攻自破了吗!反而耶稣是上前治好了那人,就叫他离开了。

     耶稣不仅治好那位患水臌病的人,且更加治愈了人心,经文里耶稣告诉我们说;“你们中间谁有驴或有牛,在安息日掉在井里,不立时拉它上来呢?”可见,安息日是为人设立的,人不是为安息日设立的,神设立安息日的目的,并不是要辖制人,而是要让人在主里得安息。法利赛人只按教条行事,却没有实质的爱去爱人,这不是神律法的本意,反而是他们化作奴役别人的工具。 他们只擅长指手画脚、吹毛求疵,却不及耶稣一点,用真正的行动去爱人如己,神的爱长阔高深,给我们更好的提醒,我们的爱不仅有言语,更应该有行为。

 

 

2. 柔和谦卑一生为主而活。(7-14节)

   

拣择首位就是挑选首位的意思,世人总是会在很多的事上,为自己去拣择好的,可是这真的就是好的吗?

我们在新约看到了很多耶稣的比喻,常在这些比喻中发现了特别多的人生智慧,为什么说是我们的人生智慧呢?神用婚宴上拣择座位的这个比喻,告诉了我们什么是“凡自高的,必降为卑,自卑的,必升为高。”这句经文真的可以常作为提醒我们的宝贵话语,真正的谦卑是可以完全扫除我们内心对世界的高位。

因为真正谦卑的人是拿自己与基督相比,认识自己的罪,知道自己有很多的不足。谦卑不是贬低自己,而是老实的肯定自己,更加的只会因为与神的关系就自然柔和谦卑了。同时我们知道,魔鬼是受造的天使,但却妄图与神同等。神差派独身儿子耶稣基督降在马槽,为我们流血舍命,为要我们得着那复活的新生命。原来谦卑就是主耶稣基督的本性,是基督得荣耀的道路。而魔鬼的自高,终将是他堕落的轨迹罢了。

耶稣又对被宴请的人说比喻,摆设筵席不是给为报答你的人,而是为那没有什么可报答你的。当今社会的人际关系中,很多别人对你的好,背后却总会带有一些目的,这也让我们在这样的关系里,遇到那刻意对你好的人,不是感激反而是防备。主耶稣在这个比喻中,告诉我们要为那没有什么可以报答你的设宴席,让我们不该把眼目定睛在这世上,当回转到神的里面,我们所做不是为人,乃是为主而做,我们的好处不在祂以外,将我们所得的恩典分享给我们周围的人,让这光照亮黑暗。让我们带着凡事为主而行的心,在过往的人生路途中,我们都会看到当我们有这样的心志,那数不甚数的恩典,就会上尖下流连摇带按的临到我们。因为我们知道:“主的恩典是够我用的!”

愿我们人生旅途与主相随,将来生命已是永恒!

 

思考、应用:

 

第一是:若我们对看得见的人都不去爱的话,又谈何我们对神的爱呢?

第二是:在我们生活中,是否常会发现,自高的降为了卑,自卑的反升为了高呢?如果是,请将这美好话语刻在我们心板上吧!

 

祷告!

亲爱的天父,感谢赞美你,愿主的话语深刻在我们心里,主我们是器皿,当你雕琢我们的时候,我们知道我们会在这过程中有很多的痛苦,但是坚信你是为要更好的塑造我们,成为那更完美无瑕的样式,无论顺境逆境求主同在,求你赐下柔和谦卑在我们的里面,立定心志一生跟随你,奉主耶稣基督的圣名所祷告,阿们!

2025-7-3宣教日引音频:

现代人流行养生,但藏传佛教徒更重视「养死」。他们一生的修行,都在为死亡做预备。

一位台湾大学的博士,侃侃谈论人临终时会出现的幻象,以及应对方式:「当58尊忿怒金刚出现时,切莫害怕,以免慌乱投胎。所以,平常要多看这些尊者的图像,认得他们的法器和特征……」这些理论,源自《西藏生死书》与古老的《西藏度亡经》,教人如何面对死后世界。

藏传佛教有独特的「中阴」(Bardo,过渡期)思想,指死亡后等待投胎的过渡期。他们相信透过生前熟悉佛法、禅修练习,能够更好面对中阴。并修习迁识法(见P.50),试图在中阴阶段寻找脱离轮回的契机。

藏传佛教徒不仅想要平静面对死亡,更希望奋力逃脱轮回——他们眼中的轮回,是死亡也无法打破的囚牢,来世还要把他们网住。

代祷文

天父,我们呼求慈悲的父,以福音的大能,消除轮回之说带来的恐惧,使藏传佛教徒看见永生的盼望。愿他们明白,在生命终点等待各人的不是轮回,而是执掌时空、公义慈爱的神。你愿万人得救,赐下爱子耶稣领人进入你所应许的永生,这是佛教徒摆脱轮回的真正道路。求你预备敬虔有智慧的基督徒,在哲学、生死学等课堂或影视书籍中,帮助未信者在生死议题上有真理的洞见。愿你赐给基督徒临终关怀的智慧,圣灵与医院院牧、基督徒病友及医院探访队同在,为人带来温暖的安慰与得救的福音。奉主耶稣基督的名求,阿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