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jia li li de hai
https://mp.weixin.qq.com/s/wjPP0vDGL_cqnM7ejlxLFg
信息音频:
问安:亲爱的弟兄姊妹们,平安
祷告:亲爱的天父,谢谢你带领我们安静在你面前来学习你的话语,求你将你的话语为我们解开,就光照我们,带领我们不偏不倚行在你的心意中。奉主耶稣基督的圣名祷告,Amen!
主题经文:路 18:1-17
1耶稣设一个比喻,是要人常常祷告,不可灰心。 2说:“某城里有一个官,不惧怕 神,也不尊重世人。 3那城里有个寡妇,常到他那里,说:‘我有一个对头,求你给我伸冤。’ 4他多日不准,后来心里说:‘我虽不惧怕 神,也不尊重世人, 5只因这寡妇烦扰我,我就给她伸冤吧,免得她常来缠磨我!’” 6主说:“你们听这不义之官所说的话。 7 神的选民昼夜呼吁他,他纵然为他们忍了多时,岂不终久给他们伸冤吗? 8我告诉你们,要快快地给他们伸冤了。然而,人子来的时候,遇得见世上有信德吗?” 9耶稣向那些仗着自己是义人,藐视别人的,设一个比喻, 10说:“有两个人上殿里去祷告:一个是法利赛人,一个是税吏。 11法利赛人站着,自言自语地祷告说:‘ 神啊,我感谢你,我不像别人勒索、不义、奸淫,也不像这个税吏。 12我一个礼拜禁食两次,凡我所得的都捐上十分之一。’ 13那税吏远远地站着,连举目望天也不敢,只捶着胸说:‘ 神啊,开恩可怜我这个罪人!’ 14我告诉你们,这人回家去比那人倒算为义了;因为,凡自高的,必降为卑;自卑的,必升为高。”15有人抱着自己的婴孩来见耶稣,要他摸他们;门徒看见就责备那些人。 16耶稣却叫他们来,说:“让小孩子到我这里来,不要禁止他们,因为在 神国的正是这样的人。 17我实在告诉你们,凡要承受 神国的,若不像小孩子,断不能进去。”
信息分享:
一、恒切祷告,仰望等候得帮助 (1~8)
17章中讲到神的国几时来到,以及“人子显现”的话题,18章就继续这个话题,耶稣用比喻告诉门徒:什么样的人能进入神国。1-8节耶稣用一个比喻来提醒众人要常常祷告,不可灰心。寡妇是古代犹太社会里最无依无靠的人,她唯一能做到的,就是不屈不挠地“常来缠磨”。第7节在其它译本中为“祂岂会延迟不给他们伸冤吗”(和合本修订版)。如果连一个“不惧怕神,也不尊重世人”(4节)的法官,都会因寡妇的不屈不挠而被迫公正断案,何况是公义慈爱的神,祂岂会延迟不给自己的百姓伸冤吗(7节)?因此,当“神的选民昼夜呼吁祂”(7节),祂的医治却迟迟没有果效、祂的帮助却迟迟未彰显,祂的国却迟迟还没降临,这些并不是因为神故意耽延,也不是要叫人忍受折磨,而是因为神有更美的旨意。就像拉撒路病了,耶稣却没有马上去医治他,等到拉撒路死了已经在坟墓里四天了,耶稣才来他的墓前呼喊:“拉撒路出来!”奇迹就发生了,拉撒路复活了,神的荣耀也在此彰显。实际上,“主所应许的尚未成就,有人以为祂是耽延,其实不是耽延,乃是宽容你们,不愿有一人沉沦,乃愿人人都悔改”(彼后3:9)。因为神要给世人更多的时间,“等到外邦人的数目添满了”(罗11:25),领更多的人进入国度;神要给信徒更多时间,好让我们“可算配得神的国”(帖后1:5),信心在环境和难处中被炼净。第八节可译为“然而,人子来的时候,能在世上找到信心吗”。问题并不是神会不会快快伸冤,而是当主回应信徒的祷告、来为自己的百姓伸冤的时候,我们是不是凭信心预备好了。初信者的祷告常常很快蒙神应允,但这只是神给属灵婴孩的特殊恩典,好让他们快快品尝主恩的滋味。但信主越久就会发现神为人成就一件事情自有他的时间,要学会仰望等候神的帮助。恒切祷告并不是为了催促神,而是为了预备自己,“追求公义、敬虔、信心、爱心、忍耐、温柔”(提前6:11), 并且“为真道打那美好的仗,持定永生”(提前6:12)。
二、谦卑悔改,靠主恩典算为义(9~14)
耶酥用法利赛人和税吏的祷告,来警醒那些自以为义的人。当时的犹太人每天都会有固定的时间上殿里去祷告,“法利赛人“是以对神的敬虔和律法的知识自夸;而“税吏“是替罗马帝国收税的犹太人,遭到同胞的憎恶和鄙视。他们的祷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法利赛人的祷告中是向神标榜自己是义人,他的祷告是”自言自语“,并不是说给神听,他的内心是夸大自己的敬虔,不承认自己内心的骄傲和罪恶仍需要悔改,只是通知神自己做到了:规律的礼拜和禁食,稳定的捐上十分之一。税吏却是远远的站着,不敢举目望天,只捶着胸说:”神啊,开恩可怜我这个罪人!“,他只是承认自己是个不堪的罪人,需要神的怜悯。只捶着胸说:“神啊,开恩可怜我这个罪人!税吏心灵破碎和谦卑认罪的祷告,使他在神面前得蒙悦纳,被”算为义“,神赦免了税吏的罪,赐给他因信称义的应许,所以他才能在神面前站立得住。神接纳那些谦卑认罪的人,却拒绝那些自以为义的人。因为耶稣说:“凡自高的,必降为卑;自卑的,必升为高。“所以进入天国的人是诚实谦卑的。神悦纳人是根据人怎样认识自己,人若诚实地承认自己一无所是,这样的”自卑“必被神所悦纳,因为”神所要的祭就是忧伤的灵;神啊,忧伤痛悔的心,祢必不轻看“(诗51:17)。
三、回转孩童,方能迎接神国度(15~17)
有人抱着孩子来见耶稣,想要耶稣的祝福,门徒却责备那些人,按照犹太人的观念,小孩子没有社会地位。耶稣的时间很宝贵,门徒不希望他花时间去为孩子祝福。但耶稣却恼怒门徒的做法(可10:14),他乐意接纳小孩子到他跟前来,并且告诉门徒:“凡要承受神国的,若不像小孩子,断不能进去。” 耶稣借这陈明,人必须谦卑地来到他面前,才能进入神国,完全不是靠自己的地位与德行。这里的小孩子并不是指天真无知、不能分辨好坏、不能吃干粮的,而是指“谦卑像这小孩子的”(太18:4)。小孩子满有盼望兴高采烈地前来,他们来是因为认识到自己的能力极其微小,所以完全地依靠别人。人若诚实地承认自己一无所能,承认连自己的生命气息存留都是在乎那位造物主时,我们才能诚实倚靠耶和华。保罗也说:“弟兄们,在心志上不要作小孩子。然而,在恶事上要作婴孩,在心志上总要作大人”(林前14:20)。重点是“在恶事上要作婴孩”。当我们归入基督,是已经把肉体连肉体的邪情私欲同钉十字架上了(加5:24)。我们要靠着主彻底撇弃邪恶的习性,努力结出仁爱、喜乐、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实、温柔、节制的果子。
能进入神国的人是那些回转像小孩子一样谦卑的人,以谦卑诚实无伪的心来到神面前来的,必蒙悦纳。常常警醒祷告,仰望等候神的,必得帮助。
反思与应用:
1、在我们追求灵性成长的过程中,如何像小孩子一样依赖神,保持纯真与简单的信心?
2、在神的公义与耐心之间,如何平衡我们对公义的渴望和对神耐心的理解?
祷告:
满有恩典慈爱的天父,谢谢你救我们脱离罪恶,赐给我们你儿女的身份,让我们可以因信称义,谢谢你按着你美好的心意成就关乎我们的事,求你来开启我们属灵的眼睛,看到你奇妙的带领,不断被你的爱所浇灌,相信万事都互相效力,使爱神的得益处。求你来保守我们的心思意念,帮助我们远离一切恶事,回转像小孩子,单单仰望倚靠你。如此的祷告是奉耶稣的名,Amen!
2025-7-10宣教日引音频
7月11日|没你想象的幸福
什么是幸福?当世人疯狂追求经济增长,以国民生产总值(GDP)衡量幸福时,不丹大反其道,提出「国民幸福总值」。
在不丹「国民幸福总值」的催化下,英国牛津大学幸福研究中心推出《世界幸福报告》。不丹因技术问题,近几年榜上缺席,最近一次排名是在2019年的报告,156个国家中排名第95位,虽不是垫底,但也不如外人想像的幸福满满。
不丹不得不承认,人民正面对生产力弱、低技能、收入低、失业率高、物资匮乏、生活贫穷的现实问题,外来的物欲享受、网络资讯的诱惑,也确实改变了人们的幸福观。
一些学者指出,不丹的「国民幸福总值」各个核心背后的价值观,都有明显的佛教定义,用意在于将佛教建构为国家的根基。不丹的幸福概念,跟佛教信仰密切相关。
一位仁波切(对高僧的尊称)受访时强调:「我们不必寻找外在的幸福。在我看来,任何人在任何时刻、任何地方,都可以轻松拥抱四大幸福支柱:慈心、慈悲、不执着和业力。」
代祷文
天父,世界的快速发展和所谓「进步」的价值观,正在冲击不丹人民对幸福的理解。愿他们探索答案时,被主所说的「有福的生命」吸引(太5:1-2),并体会人最深的幸福,不在于世上短暂的繁华与进步,而是来自「听从并遵行神的道」(路11:28)。因为这世界和其上的情欲都会过去,唯有遵行神旨意的,是永远常存。父神,你创造了大地,最了解不丹土地和人民的需要,求你带领不丹的发展,使君民按你的心意建设和治理国家,发掘不丹的潜力优势,让百姓安居乐业,并成为与你同行的蒙福国度。奉主耶稣基督的名求,阿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