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CCX
诗歌:全然得胜
诗歌音频:https://share.lingtingmusic.com/song?song_id=523
信息音频:
问安:亲爱的弟兄姐妹主内平安,我们来祷告。
祷告:亲爱的天父,您的话语是我们脚前的灯,路上的光。请您帮助我们,细查您的话语,遵行您的话语,传扬您的话语!祷告奉主耶稣基督的名,阿们!
经文:路17:1-19
1耶稣又对门徒说:“绊倒人的事是免不了的,但那绊倒人的有祸了!
2就是把磨石拴在这人的颈项上,丢在海里,还强如他把这小子里的一个绊倒了。
3你们要谨慎。若是你的弟兄得罪你,就劝戒他;他若懊悔,就饶恕他。
4倘若他一天七次得罪你,又七次回转,说,‘我懊悔了’,你总要饶恕他。”
5使徒对主说:“求主加增我们的信心。”
6主说:“你们若有信心像一粒芥菜种,就是对这棵桑树说,‘你要拔起根来,栽在海里’,它也必听从你们。”
7“你们谁有仆人耕地或是放羊,从田里回来,就对他说,‘你快来坐下吃饭’呢?
8岂不对他说,‘你给我预备晚饭,束上带子伺候我,等我吃喝完了,你才可以吃喝’吗?
9仆人照所吩咐的去作,主人还谢谢他吗?
10这样,你们作完了一切所吩咐的,只当说:‘我们是无用的仆人,所作的本是我们应分作的。’”
11耶稣往耶路撒冷去,经过撒玛利亚和加利利,
12进入一个村子,有十个长大麻风的迎面而来,远远地站着,
13高声说:“耶稣,夫子,可怜我们吧!”
14耶稣看见,就对他们说:“你们去,把身体给祭司察看。”他们去的时候就洁净了。
15内中有一个见自己已经好了,就回来大声归荣耀与 神,
16又俯伏在耶稣脚前感谢他。这人是撒玛利亚人。
17耶稣说:“洁净了的不是十个人吗?那九个在哪里呢?
18除了这外族人,再没有别人回来归荣耀与 神吗?”
19就对那人说:“起来,走吧!你的信救了你了。”
主题:神仆人应持守的的信心、本分与品格
大纲:
一、不要绊倒人,而要饶恕人(1-4)
二、尽仆人本分,持坚固信心(5-10)
三、看见神的作为,存感恩的心(11-19)
引言:
路加福音有许多来自耶稣的细腻的教导,不管是对于当时的人,还是对于今天的你我来说,都是实用性非常强的生活实践以及为人处事指南。
一、不要绊倒人,而要饶恕人(1-4)
耶稣对门徒严肃地警告:“绊倒人的事是免不了的,但那绊倒人的有祸了!”由于人性的软弱和罪的存在,绊倒他人的事情难以完全避免。哪怕是在教会这个属灵的群体中,我们也常常会看到一些令人遗憾的现象。
在主内家人之间,或许可能会因为言语不当而绊倒他人。例如,在讨论信仰问题时,以傲慢、轻视的态度否定他人的观点,让那些信心尚浅的弟兄姊妹感到受挫,甚至对自己的信仰产生怀疑。又或者在行为上没有活出基督的样式,表面上参与教会的各项活动,积极热心,但在生活中却斤斤计较、自私自利,这种表里不一的行为,会让不信的人对基督教的信仰产生误解,成为他们认识神的阻碍。正如保罗在哥林多前书 8:9 中提醒我们的:“只是你们要谨慎,恐怕你们这自由竟成了那软弱人的绊脚石。” 我们的自由和行为,不能只考虑自己,更要顾念到他人的信心和感受,避免成为他人属灵道路上的绊脚石。
然而,当弟兄姊妹犯错时,我们该如何应对呢?耶稣紧接着教导:“若是你弟兄得罪你,就劝戒他;他若懊悔,就饶恕他。”这里的劝戒,绝非是出于愤怒和指责,而是源于对弟兄姊妹灵魂的深切关爱。就像先知拿单对大卫王的责备一样(撒母耳记下 12:1-15),拿单并没有直接严厉地指责大卫王的罪行,而是通过一个生动的比喻,引导大卫王认识到自己的过错。当大卫王悔改后,神也赦免了他的罪。我们在责备他人时,也要学习拿单的智慧和爱心,用温和、恰当的方式指出对方的问题,帮助他们悔改。
饶恕,更是跟随神的仆人必修的功课。我们的主耶稣基督为我们树立了饶恕的完美榜样。当祂被钉在十字架上,承受着巨大的痛苦和羞辱时,祂仍然为那些伤害祂的人祷告:“父啊,赦免他们,因为他们所作的,他们不晓得。”(路 23:34)这种无条件的饶恕,彰显了神无比的慈爱和宽容。在马太福音 6:14-15 中,耶稣也教导我们:“你们饶恕人的过犯,你们的天父也必饶恕你们的过犯;你们不饶恕人的过犯,你们的天父也必不饶恕你们的过犯。” 饶恕他人,不仅是我们对他人的怜悯,更是我们蒙神赦免的前提。作为神的仆人,我们要像主耶稣一样,以宽广的胸怀饶恕那些得罪我们的人,因为我们自己也是蒙神饶恕的罪人。当你持续不断地开口为得罪你的人祷告的时候,你会发现每次看见他,他就变得更可爱一些了。
二、尽仆人本分,持坚固信心(5-10)
当使徒们听到耶稣关于饶恕的教导后,他们深知自己的软弱,于是向主祈求:“求主加增我们的信心。”
耶稣用一个形象的比喻回应使徒们:“你们若有信心像一粒芥菜种,就是对这棵桑树说,‘你要拔起根来,栽在海里’,它也必听从你们。”芥菜种虽小,却蕴含着强大的生命力,能够长成高大的植株。同样,我们的信心,哪怕看似微小,只要是真实且坚定地扎根于神,倚靠于神,也能产生超乎想象的力量。在希伯来书 11:1 ,对信心有这样经典的定义:“信就是所望之事的实底,是未见之事的确据。” 亚伯拉罕因着信,听从神的呼召,离开本地本族,前往神所指示的地方,虽然他并不知道前方等待他的是什么,但他坚信神的应许,最终成为多国的父。我们也要像亚伯拉罕一样,无论面对怎样的艰难险阻,都要坚定地相信神的应许,因为神的话语永不落空。
紧接着,耶稣通过另一个比喻教导我们关于仆人的本分:这个比喻清晰地表明,作为神的仆人,我们所从事的一切侍奉工作,无论是传扬福音、教导真理,还是关爱弱势群体、帮助有需要的人,都仅仅是在履行我们应尽的本分。
保罗在哥林多前书 9:16 中说:“我传福音原没有可夸的,因为我是不得已的;若不传福音,我便有祸了。” 保罗深知传福音是他从神那里领受的使命,是他作为神仆人的本分。他不以传福音为夸耀的资本,而是以谦卑的态度,忠心地完成神托付给他的任务。我们在侍奉中,也不应追求人的称赞和荣耀,更不能因为取得了一些成绩而骄傲自满。我们侍奉的动机,应该是出于对神的爱和敬畏,是为了荣耀神的名,正如彼得所说:“各人要照所得的恩赐彼此服侍,作神百般恩赐的好管家。”(彼得前书 4:10)
三、看见神的作为,存感恩的心(11-19)
当耶稣前往耶路撒冷,途经撒玛利亚和加利利时,发生了极具教育意义的一件事情。有十个长大麻风的人远远地向耶稣呼喊,希望耶稣医治他们。在当时的社会,麻风病被视为一种极其可怕的疾病,患者不仅身体遭受着巨大的痛苦,还被社会隔离,被认为是不洁净的人,遭到人们的嫌弃和排斥。这十个麻风病人在绝望中听闻耶稣的大能,怀着一丝希望向祂求救。
耶稣满有怜悯地对他们说:“你们去,把身体给祭司察看。”令人惊叹的是,在他们前往祭司那里的路上,就得了洁净。这一神迹充分彰显了神的大能和慈爱,祂的一句话,就能让身患绝症的人瞬间恢复健康。然而,在这十个得到医治的人中,只有一个撒玛利亚人发现自己痊愈后,立刻回来大声归荣耀与神,俯伏在耶稣脚前表达感谢。
耶稣对此发出感慨:“洁净了的不是十个人吗?那九个在哪里呢?除了这外族人,再没有别人回来归荣耀与神吗?”这九个人,虽然得到了神的恩典,却忘记了给予他们这份奇妙医治的神。他们可能在身体康复后,满心欢喜地回到自己的生活中,沉浸在重获健康的喜悦里,却忽略了对神的感恩。而这个撒玛利亚人,他深知自己的痊愈完全是出于神的恩典,因此以实际行动回应这份恩典,回来献上感恩。
耶稣对这个感恩的撒玛利亚人说:“起来,走吧!你的信救了你了。”这里的 “信”,不仅仅是相信耶稣能医治疾病,更是在得到神的恩典后,以感恩的行动来回应神的信。感恩,是信心的外在体现,是对神恩典的承认和回应。在诗篇 107:1 中,诗人呼吁:“你们要称谢耶和华,因他本为善,他的慈爱永远长存!” 大卫王在经历了神无数的恩典和拯救后,仍然常常在诗篇中表达对神的感恩之情。我们的生活中,神也无时无刻不在向我们彰显祂的慈爱和大能。当我们在困境中得到神的帮助,在疾病中蒙神医治,在迷茫中获得神的指引时,我们是否也能像这个撒玛利亚人一样,及时地向神献上感恩呢?
在以弗所书 5:20 中,保罗教导我们:“凡事要奉我们主耶稣基督的名常常感谢父神。” 感恩,不应该只是在我们得到巨大恩典时才有的表现,而应该成为我们生活的常态。无论是生活中的小事,还是大事,我们都要学会感恩,因为我们所拥有的一切,都是神白白赐予的。应当用感恩的心去见证神的作为,将荣耀归给神。
思考与应用:
1、反思近日,我的口舌与行为,是否有的罪神的地方,在做建造还是拆毁?
2、默想神在我生命中的作为,向神献上感恩,将荣耀归给神!
DG:
慈爱的天父,感谢祢借着圣经的话语向我们显明真理,教导我们如何成为合祢心意的仆人。求祢帮助我们在生活中践行这些教导,使我们不成为他人信仰道路上的绊脚石,而是以饶恕的心去爱身边的人。赐给我们坚定的信心,让我们无论面对何种困难,都能相信祢的应许,依靠祢的力量前行。也求祢保守我们常怀感恩之心,使我们能够敏锐地察觉到祢在我们生活中的作为,将一切的荣耀都归给祢。奉主耶稣的名祷告,阿们!
2025-7-9宣教日引音频
2025-7-9宣教日引信息
低開發的不丹,很早就自信地向世界喊話:「追求幸福,比經濟成長(GDP)更重要。」如果你以為幸福只是口號,可就想錯了——不丹人對幸福的看法,一點也不抽象!
不丹認為幸福與富足、科技進步、舒適享受、生活滿意度無關,而是一種需要刻意修行的心理狀態——佛教所說的「正念」,也就是清淨的思想。不丹不鼓勵追求物質,因為四聖諦教導:人追求欲望,產生執著和煩惱,是人無法解脫輪迴的原因。
此外,不丹嚴禁任意伐木註,人人從小學會種樹。政府以高消費的旅遊政策,限制外國遊客量,保護環境。這些國策,都為了落實佛教萬物共生的理念。
「幸福哲學」與「環保概念先進」是世人對不丹的美麗誤會,它的背後其實是認真落實佛教理念。不丹以深厚的佛教涵養,抗拒世界的潮流,立志要做地球上最後一塊香格里拉。
註:不丹規定森林覆蓋率不得低於60%。
編註:近年,無遠弗屆的網路,正改寫不丹年輕人對幸福的看法。政府承認「經濟失策」,要考量更多經濟議題。請參閱本書7/11~7/31內容,深入了解不丹。
代禱文
天父,願觸動不丹人的幸福,不是空無涅槃的境界,而是與至高神相知、同行。主稱我們為兒女、朋友,給了我們生死患難都無法隔絕的愛和應許。願聖靈澆灌恩雨,使不丹人經歷神的愛、嘗到主恩甜美的滋味,訴說認識基督的幸福哲學。願你幫助不丹人正視並理解內心的空缺感和追求欲,唯有「渴慕神」才得滿足;願不丹人經歷基督的愛和聖靈內住,因著以你為樂,找到真正超越執著與老我、不被世界欲望所困的力量。我們祝福不丹全國走上歸向耶和華、分別為聖的道路。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