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田L
诗歌音频
信息音频
问安:
亲爱的弟兄姐妹们,在基督耶稣里问你安,感恩在美好的清晨我们一同来到天父的面前,学习祂的话语,祂的话是我们脚前的灯,是我们路上的光。今天让我们一起带着D告的心走进S的话语。愿圣灵亲自感动我们,喂养我们的生命,奉基督耶稣宝贵的名求,Amen!
经文:路16:19-31
19有一个财主,穿着紫色袍和细麻布衣服,天天奢华宴乐。
20 又有一个讨饭的,名叫拉撒路,浑身生疮,被人放在财主门口,
21 要得财主桌子上掉下来的零碎充饥。并且狗来舔他的疮。
22 后来那讨饭的死了,被天使带去放在亚伯拉罕的怀里。财主也死了,并且埋葬了。
23 他在阴间受痛苦,举目远远地望见亚伯拉罕,又望见拉撒路在他怀里。
24 就喊着说,我祖亚伯拉罕哪,可怜我吧,打发拉撒路来,用指头尖蘸点水,凉凉我的舌头。因为我在这火焰里,极其痛苦。
25 亚伯拉罕说,儿啊,你该回想你生前享过福,拉撒路也受过苦。如今他在这里得安慰,你倒受痛苦。
26 不但这样,并且在你我之间,有深渊限定,以致人要从这边过到你们那边,是不能的,要从那边过到我们这边,也是不能的。
27 财主说,我祖啊,既是这样,求你打发拉撒路到我父家去。
28 因为我还有五个弟兄。他可以对他们作见证,免得他们也来到这痛苦的地方。
29 亚伯拉罕说,他们有摩西和先知的话,可以听从。
30 他说,我祖亚伯拉罕哪,不是的。若有一个从死里复活的,到他们那里去的,他们必要悔改。
31 亚伯拉罕说,若不听从摩西和先知的话,就是有一个从死里复活的,他们也是不听劝。
今天我们分享的主题:财主与拉撒路
大纲:
1、贫穷与富有:属世区别(19-21)
2、天堂与地狱:深渊限定(22-26)
3、圣经的教诲:生命之道(27-31)
一、贫穷与富有:属世区别(19-21)
在这一章节的开篇,耶稣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富有的人和贫穷的人。
富有的财主穿着紫色的外袍,紫色袍是用非常贵重的染料所染成之衣料做成的,是穿在外面的袍子;而细麻布衣服则是穿在里面的,这两个结合在一起就代表穷奢极侈。这个财主天天奢华宴乐,在生活中要什么就有什么,过着享乐、安舒的生活。这里并没有说他犯了什么严重的罪,但他却是只为自己而活,这就是他受定罪的原因。
与富有的财主对应的,是一个贫穷的人。有一个讨饭的,名叫拉撒路。拉撒路躺在财主的门口,这是指像城巿或王宫一类的大门或门廊,这个房子非常富丽堂皇。浑身生疮说明了身体上的痛苦,尤其是“有野狗来舔他的疮”这细节更是强调了这种痛苦。他想要得财主桌子上掉下来的零碎充饥(从后文来看,还不一定能要到),这句话更是说明了他的穷困。一个人要什么就有什么,另一个人却是一无所有。
二、天堂与地狱:深渊限定(22-26)
关于财主和拉撒路的信仰背景,没有直接说明,但拉撒路显然是S忠心的仆人,因为当他死了之后,天使就把他带到亚伯拉罕的怀里。在某人怀里的这一说法,显示了二人关系非同一般。(约13:23)有一个门徒,是耶稣所爱的,侧身挨近耶稣的怀里。相应的,拉撒路与拉伯拉罕的关系,也正如约翰和耶稣的关系,非常密切。这是得救之人所能获得的极大幸福,有一个大筵席,在席间,蒙爱之人将他的头靠在这位伟大祖先的怀中。
但是财主死后却没有这样的喜乐,他在阴间受痛苦。在新约圣经中,阴间这个字从未用在得救的人身上。它在这里似乎是地狱的同义词,是指刑罚的地方,因为财主在那里受痛苦。不只如此,他还能看见拉撒路,注意到他的幸福。
财主对这位伟大祖先的态度是谦恭的,因为他称他为我祖亚伯拉罕哪!而他要求的话语也够谦卑的了。但是他对拉撒路的态度,还是带着无意识的傲慢,央求亚伯拉罕“打发拉撒路来”。他认为可以叫这乞丐到这边来服事他,此时,他还没有领悟到地上的价值观已经失效了,贫穷与富有——属世的区别在此时已经荡然无存。
亚伯拉罕对财主的要求作了合理的婉拒。他称他为儿啊!语气是柔和的,但态度是拒绝的。在财主的一生中,已经完全得着了他想要的美好事物,他已经得着了他所选择的。他可以把时间用在S的事上,喜爱S的话语,他可以参与施舍的工作。但是对财主而言,他选择了紫色袍与细麻布衣服及天天奢华宴乐,他已经选择了他所要的,而今他必须忠于自己的抉择。亚伯拉罕指出,现在有组不同的价值观在运作;不公平的情形已经获得匡正了。并且有另一个要素存在︰有深渊限定,这个词的意思是说,死了之后,不能从一种状态到另一种状态去。
三、圣经的教诲:生命之道(27-31)
财主听了亚伯拉罕的回答,明白了自己已经没有回转的余地。财主头一次显露出对别人的关怀。他请求能去警告他五个弟兄,使他们知道未来的命运。他再次认为可以尽快打发拉撒路出去,为自己跑腿,他根深蒂固的优越感仍然存在。他也暗示说自己不曾受到公平的对待,如果他曾真的获知他所需的一切信息,他的行事为人一定会大大不同。
与此成对比的是,拉撒路在这个比喻中从头到尾都默默无声。他既未抱怨自己在世界上的生活穷困潦倒,也没有在死后对财主的遭遇感到幸灾乐祸,对于财主力图差遣自己跑腿一事,也没有表露出抱怨态度。从头到尾,他都接受S派给他的一切。
章节的最后,亚伯拉罕提出了圣经,摩西的意思当然是指“摩西的著作”,再加上先知,就是整本圣经,跟第16节一样。亚伯拉罕说︰圣经可以给予他的弟兄们所需的一切。这暗示着财主不快乐的处境并非因为他的富有,而是因为他忽略了圣经的教训。但这财主却不同意,他知道自己对圣经的反应如何,所以他说︰若有一个从死里复活的,到他们那里去,他们必要悔改。亚伯拉罕却发出严肃的断言︰一个从死里复活之人的出现,并不能说服那些拒绝接受圣经的人。根据上下文,这个从死里复活的人一定是拉撒路,但熟悉福音书的我们也知道,耶稣祂复活了。但耶稣复活一事,有如此多见证人口述传说,却也没有叫不信的人悔改。
(提后3:16-17)圣经都是 S所默示的,于教训、督责、使人归正、教导人学义都是有益的,叫属 S的人得以完全,预备行各样的善事。我们已经归向S的人,如今也面临着选择。是选择继续在属世的生活里任意妄为,还是谨守遵行S所吩咐的一切旨意?“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问题。”而这个问题所带来的结果,不再只是一时之间的分别,更重要的是,由此引发的深渊限定。我们不能因为肉眼的限制就忘记灵界的征战,而要深刻认识到自己的职分,并持守信仰,在服侍上委身,在教会里委身,在使命中委身。如此才能真正脱离撒旦和老我的辖制,在基督里活出新的生命。并且趁着在世的时候,将耶稣基督的死而复活,这宝贵的福音分享在世之人,不要等到人之死去,尘归尘土归土,才懊悔不已,时不我待!
思考与应用:
我们在宣告归向S之后,是真的得救,还是仍被撒旦所控告?我们是否真正领受了圣经S话语的教诲,从而活出了新的生命?
D告:
亲爱的天父,爱我们的主,感谢主垂听我们的D告和呼求。盼望我们的生命能真正在主里扎稳根基,长成更加成熟的样式。如此D告乃是奉主名求,Amen。
2025-07-08宣教日引音频
有一批藏民,跟随藏传佛教重要的精神领袖,来到印度喜马偕尔邦的达兰萨拉落脚,他们请求印度准许盖藏人学校,保存藏族文化和语言。他们开了藏传佛教的先河,设立女格西(佛学博士)学位。印度的锡金、拉达克,也有藏传佛教徒社区。
印度佛教不是衰微了吗?没错,但1959年,佛教又重回印度的达兰萨拉。24岁的青年,骑在牛背上,身旁是偕老扶幼的藏民,穿过中印边境高山,风尘仆仆而来。牛背上的青年,过往出行都有金轿和仪仗,如今只有追随者知道,他是雪域太阳——藏民的精神领袖。
从4千公尺高原跌入热带丛莽,许多离乡背井的藏民在酷热的开垦中倒下。为了生计,他们上山,为印度政府开凿当时最高最险的公路。妈妈在路边工棚生下孩子不到10天,继续用手里的工具击碎坚硬的大石。
当年匆匆告别拉萨,牛还没喂饱,柴堆上的奶茶还滚着热气,人们以为很快就能回家,谁知一别超过一甲子,韶华已白首。第二三代的流亡藏民,没有看过父母口中的家乡,但他们都向往西藏的美好,此生一定要回家看看。
代祷文
天父,六十多年前,一批藏人筚路蓝缕地为后代预备了立足之地。愿他们与后裔看见,基督流血舍命,也为他们预备了永远的家与天国公民身分。他们要起来为这好消息拓路,带领同胞奔向你的国度。我们为达兰萨拉赞美你,这里是藏传佛教中心,却是开放的门户!每年各国佛教徒、志工和旅人来此寻求心灵答案;愿你打开隐藏的福音道路,为基督徒创造自然分享信仰的机会,进到达兰萨拉为你做见证。也愿年轻藏民在主爱中找到力量,挣脱身分迷惘,与你展翅高飞。奉主耶稣基督的名求,阿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