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种的人
Published on 2025-06-23 / 149 Visits
1

2025-06-24|情词迫切的D告

作者:田l

诗歌:https://mp.weixin.qq.com/s/flx0FTGXrLOPaow8BZpIwQ

信息分享音频:

信息分享: 

问安:亲爱的弟兄姐妹们,在基督耶稣里问你安,感恩在美好的清晨我们一同来到天父的面前,学习祂的话语,祂的话是我们脚前的灯,是我们路上的光。今天让我们一起带着D告的心走进S的话语。愿圣灵亲自感动我们,喂养我们的生命,奉基督耶稣宝贵的名求,Amen! 

 

经文:路11:1-13

1耶稣在一个地方D告。D告完了,有个门徒对他说,求主教导我们D告,像约翰教导他的门徒。
2 耶稣说,你们D告的时候,要说,我们在天上的父,(有古卷只作父啊): 愿人都尊你的名为圣。愿你的国降临。愿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有古卷无愿你的旨意云云)。
3 我们日用的饮食,天天赐给我们。
4 赦免我们的罪,因为我们也赦免凡亏欠我们的人。不叫我们遇见试探。救我们脱离凶恶(有古卷无末句)。
5 耶稣又说,你们中间谁有一个朋友,半夜到他那里去说,朋友,请借给我三个饼。
6 因为我有一个朋友行路,来到我这里,我没有什么给他摆上。
7 那人在里面回答说,不要搅扰我。门已经关闭,孩子们也同我在床上了。我不能起来给你。
8 我告诉你们,虽不因他是朋友起来给他,但因他情词迫切的直求,就必起来照他所需用的给他。
9 我又告诉你们,你们祈求就给你们。寻找就寻见。叩门就给你们开门。
10 因为凡祈求的就得着。寻找的就寻见。叩门的就给他开门。
11 你们中间作父亲的,谁有儿子求饼,反给他石头呢?求鱼,反拿蛇当鱼给他呢?
12 求鸡蛋,反给他蝎子呢?
13 你们虽然不好,尚且知道拿好东西给儿女。何况天父,岂不更将圣灵给求他的人吗?

 

今天我们分享的主题:情词迫切的D告

大纲:

一、耶稣教导我们D告(1-4)

二、情词迫切的D告(5-8)

三、S应许给寻求之人丰富恩典(9-13)

 

接下来我们一起从3个方面来分享经文

 

一、耶稣教导我们D告(1-4)

在这一章节,主耶稣教导我们D告。这处与马太福音6章的主祷文内容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路加福音这里提到,有个门徒对耶稣D告的方式留下深刻的印象,便请求耶稣指导,像施洗约翰所做的那样。当时的宗教领袖经常教导跟从他们的人如何D告。耶稣讲了一段话来回答。祂开头的话,“你们D告的时候,要说”,显示祂要人照着这篇祷文来D告,马太福音中祷文的引言则是,“你们D告要这样说”。引言无论如何,都引出一个重要的称谓,那就是“父啊!”这是孩子用来称呼父亲的。曾经旧约把众人放在离伟大的S有一段距离的地方,耶稣却教导跟从祂的人︰把S当作是他们的父。

而后又说“愿人都尊你的名为圣”。“名”在古代所代表的,远比我们现在为多,它总结了一个人的整个特性,他所有为人所知或显出来的一切。这篇祷文所关注的,不只是人们口中提及S的名的方式,它乃是提及S一切所是的、已经自我启示出来的,要求个人以适当的态度来面对。这篇祷文是要众人显出对S的尊崇。“愿你的国降临”则是仰望国度的出现。就这一面来说,国度已经实现在这里,在现在,在顺服S、接受S为他们安排道路之人的心中和生活中;但另一方面,它尚未来临,直等到S的旨意在全世界上被人完全遵行,我们正是为此而D告。

下一个祈求是为了饮食,也就是我们逐日所需的供应。“我们日用的饮食,天天赐给我们。”【天天】说明,既然S的供应已经是每日不间断不停息,我们的仰望也不应该停止。我们应该常常仰望S,不是求长时期的供应,然后就把祂给遗忘了;基督徒应该生活在持续不断倚靠S的状态中。

紧接着“赦免我们的罪”。这并不是以人的行动,即饶恕别人,作为赦免的根据;新约圣经清楚说明赦免是从S的恩典来的,不是从任何人的行为来的。既然连我们这样有罪的人都赦免别人,那么我们就能安心地向充满怜悯的S恳求,我们承认自己的软弱,容易为世界、肉体和魔鬼的试探留地步;所以D告求S救我们脱离这一切。

 

二、情词迫切的D告(5-8)

耶稣接着就讲了一个幽默的比喻,使人明白这一点︰D告必须持续不断,而S总是随时准备好要赐予。

5-7节描绘的这一个人,他们家人已经把家中的粮食吃光了,有一个旅行的朋友忽然意外来访。时候正在半夜,这可能是意味着这个朋友是趁入夜之后才行路,以免日晒之苦。这人必须提供食物给他的朋友,因为款待客人是S圣的责任;所以他到另一个朋友那里去,要借三个饼,也就是够供一个人食用的三个小饼。但这第二个家庭的主人已经关上了门,和他的孩子们一同上床了;他显然是个贫穷人,住在只有一个房间的屋子里,在这种情况下,一个人起床是不可能不惊动全家的;他可以毫无困难地起来拿饼给他,但惊动全家在所难免,因此一开始就选择了拒绝的态度。但恳求的那人,却坚持不懈,他不肯走开。他情词迫切的直求终于奏效了,“就必起来照他所需用的给他。”

我们在D告的时候有多恳切呢?是例行公事一般,向S说了话就结束,如没有回应,便抱怨气恼?还是热切恳求,即使一时之间没有回应,也毫不放弃?这个比喻并不是说S故意不听D告,必须被人强求才会垂听。整段经文都清楚说明祂是急切地要赐给的;但如果我们不愿为我们所要的付上足够持久的D告,我们就不是非常迫切想要得到。蒙S答应的D告不是这种不热切的D告。

 

三、S应许给寻求之人丰富恩典(9-13)

9-10节耶稣告诉跟从祂的人要祈求、要寻找、要叩门。祂向他们保证︰在每一种情形下,都会有合适的回应。这三个动词都是持续进行的︰耶稣不是在说单单一次的行动,而是持续不断的;祂是在说到一种态度,是跟比喻的教训类似的。在第10节的重复叙述是强调回应的肯定性。人们不该以为S是不愿意给的S,祂总是随时准备要把美善的恩赐赐给祂的百姓,但他们尽他们这一面的责任祈求是很重要的。耶稣并不是说,也不是意味着︰如果我们D告,我们就总是会完全得到我们所祈求的;毕竟,「不」跟「是」同样都是明确的答复。祂是在说︰真正的D告既不是不蒙垂听的,也不是不被留意的,S总是照着祂看为最好的方式来回答。

11节则用身为人父的实例来进行了进一步说明。会有人竟然会拿这种邪恶的东西当礼物给自己的孩子,这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他们虽然“邪恶”,尚且会拿好东西当礼物。甚至在谈及众人所做的善事时,耶稣都没忘记他们事实上是邪恶的,但如果连邪恶的人都不伤害自己的儿女,反而善待儿女,何况S,岂不更要善待祂的儿女吗?

这个好东西并不是普通的措词,天父“岂不更将圣灵给求他的人吗?”祂所赐的乃是圣灵。(可1:10)耶稣从水里一上来,就看见天裂开了,圣灵仿佛鸽子,降在他身上。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的真S,彼此尊荣,而如今我们信靠S的人,开始披戴基督,便也得到圣灵的同在。

 思考与应用: 

我们是否真的有迫切的D告?每次念诵主祷文时,是例行公事,还是真切祈求主?

我们是否真的愿意紧紧抓住S的应许,相信祂的应许永不落空?

  D告: 

亲爱的天父,爱我们的主,感谢主垂听我们的D告和呼求。盼望我们的生命能真正在主里扎稳根基,长成更加成熟的样式。如此D告乃是奉主名求,Amen。

2025-6-24宣教日引音频

2025-6-24宣教日引

哈桑早早收拾起自家種植的稻米,準備帶去賑濟儀式(Sedekah)。他說:「如果不帶上自己的米,我們會感到無比羞愧。更讓人丟臉的是,當我們自己舉辦儀式,卻帶着從市場上買來的米,別人會覺得我們沒有提前準備。」對於印尼蘇門答臘的奧根人來說,稻米不僅是生活必需品,也是文化的根基。稻米常常出現在伊斯蘭教的儀式裡,因此他們養成存米的習慣,以備不時之需。

奧根人口約莫35萬人,居住在奧根科梅林烏魯攝政區。奧根人一詞,意指定居在奧甘河沿岸的群體。學者發現,他們選擇定居在河水湍急處,原因與稻米有關。因稻米種植初期用水量大,河水湍急處方便引水灌溉。

奧根人基本上虔誠信奉伊斯蘭教。每個奧根村莊都流傳着人們歸信伊斯蘭教的故事。好消息是,當他們遇到其他宗教信徒時,也會表現出開放的態度。目前已完成部分新約聖經翻譯,奧根基督徒約一千人。

代禱文

天父,感謝祢創造了這麼可愛,且有智慧的奧根族。歷經世代更迭,感謝祢一直以恩典和保守看顧着他們。我們向祢懇求,願聖靈開啟奧根族的心竅,使他們有機會認識祢——這位屬天智慧的源頭,充滿和平、清潔、溫柔等良善的果子。願神使用人數極少的奧根基督徒,在族群中作光作鹽,見證祢奇妙的同在與作為。主啊,祈求祢的靈先行預工,打開當地福音的大門,並差派工人將救恩帶給奧根人。也願奧根人不只懂得預備糧食,更成為聰明童女,警醒預備自己,迎接新郎到來。(太25:3-4)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